7月18日消息,武汉大学王行环教授团队在《Nature》在线发表研究成果,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温度相关住院负担的严峻现状与未来风险。
这项研究以2021-2023年中国301个城市(覆盖全国90%以上城市)7000余家医院的日度住院数据为基础,通过非线性分布滞后模型展开系统分析。
研究聚焦泌尿系统疾病等六类气候敏感性疾病,发现极端温度与住院风险存在显著关联。
历史数据显示,中国西北和西南地区对极端温度更为敏感,气候敏感性疾病住院风险更高,且不同疾病受温度影响的地域差异明显。
基于低、中(当前水平)、高三种碳排放情景预测,团队构建“住院负担经济指数”量化未来风险。
结果显示,若不采取适应措施,在高排放情景下,到2100年全国因极端高温导致的超额住院人数将达510万人,相关住院费用也将大幅增加。
研究还揭示,住院负担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,与未来社会经济差异密切相关,且对不同年龄群体影响各异。
这一成果凸显了制定针对性气候变化缓解策略的紧迫性,需综合考量城市地理位置、极端温度特征、人口结构及碳排放路径差异,以减轻气候相关住院风险与经济负担的不均衡分布。
论文链接:https://www.nature.com/articles/s41586-025-09352-w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ngfakeji.com/tech/9311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