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做好又说好一碗面的品质,这个“师傅”懂门道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营销兵法(ID:lanhaiyingxiao),作者:兵法先生,授权转载发布。增量从哪里来?这无疑是当下所有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。最近,麦肯锡在发布的《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》报...

声明: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营销兵法(ID:lanhaiyingxiao),作者:兵法先生,授权转载发布。

增量从哪里来?这无疑是当下所有企业最为关心的问题。

最近,麦肯锡在发布的《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》报告中清晰地指出,2025年消费总额预计仅增长2.3%,消费市场已进入以 “个位数增长”为特征的“新常态”。

市场增速放缓,存量博弈就更显激烈。譬如快消领域中的方便面市场,“存量竞争”的现象就相当典型。

而在一众品牌当中,近期康师傅可谓动作频频:从今年3月官宣“全国首个应用航天专利方便面”的企业,到官宣美味代言人郭麒麟,再到发布《好面里有好门道》探厂视频,兵法先生认为,康师傅正以「品质」为营销沟通核心,在这场存量博弈之中率先展开与消费者的双向奔赴。

01

跳出存量竞争,增量要从品质共识来

麦肯锡《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》报告中最引人深思的变化,是消费决策逻辑的转变。报告指出,当下中国消费者的决策逻辑正经历从“预期驱动”到“价值锚定”的根本性转变,他们更愿意在预算范围内为真实的价值买单,而非单纯依靠感性预期做出选择。

怎么做好又说好一碗面的品质,这个“师傅”懂门道-图1

图源:麦肯锡《新常态下的中国消费》

“真实的价值”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,但如果把它转译成“质价比”或者“品质”,那么相信将无人不知。当品质成为增量来源,就需要品牌方深度理解并跟进新消费哲学,重构产品与营销的组合,成为消费者心目中“品质标杆”的存在。

对品牌而言,品质既是用以稳定消费者信任的“锚”,也是突破市场竞争的“矛”。作为永不过时的追求,质价比的故事总能说得通,高品质的产品总会被市场买单。康师傅选择从品质切入破局,既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,也可以说是四两拨千斤的王道操作。

02

解构品质概念,

讲品质更讲走到心坎里的好故事

正如矿泉水的品质故事是“大自然的搬运工”,乐园的品质是让“游客拥有神奇的一天”,品质叙事虽是经典策略,但直白陈述品质效果易打折扣,还需要品牌能切入真实与具体的痛点,并将品质解构成更易懂、易被打动的故事内容。

在方便面领域,兵法先生观察到,康师傅也以针对“品质”做了独特解构,引导消费者从“好面相”、“天选好面”和“好面门道”三重叙事中,实现好面品质标准的心智递进。

为了让好面品质能有更顺理成章的表达,今年3月,康师傅官宣郭麒麟为美味代言人,以#郭麒麟有了新师傅#话题,为自己打造了三十多年来持续匠心打磨的“师傅”人设。通过宣传片中“相声讲究说学逗唱,好面讲究‘形、劲、质、料’”的描述,和#好面自有好面相#的话题,康师傅抛出了“好面标准=好面相”的第一波品质心智沟通。

今年5月,康师傅更是创新开启“追星”模式,借助“天问2号”发射的国民热点,绑定航天专利,发出#好面怎么选,当然选天选#的系列视频,直接将产品品质、核心科技、购买选择固定为一套话术,让消费者选择康师傅、选定好品质。

而为了完成对好面品质标准的最后解答,6月,康师傅携手郭麒麟打造5分钟探厂轻喜剧《好面里有好门道》,带来史上首个短剧形式探厂片,以明星话题人物与喜剧化娱乐结构创新双重加持,将好面品质背后的真门道展现于人前,完成对“一碗好面”的意义和标杆锚定,收获了千万级观看与口碑。

康师傅美食纪,赞627

03

带梗的品质叙事,

让好面标准自然走进脑子里

《好面里有好门道》颠覆了传统探厂片的说教模式——视频开场10秒就能发现,它没有“爹味十足”的按头教育品质,没有剧本流程感十足的台词,只有郭麒麟全程调用喜剧细胞,让“形劲质料”四大标准知识点,在观众的笑声中自动进入脑中:

从郭麒麟一句“让我跟它掰手腕呢”开始,短短几秒对着揉面机和厂长贫嘴的过程中,具象化康师傅面条的劲道口感工序技术力;到“这不是圆,是讲究”道出康师傅“圆面配圆桶”严丝合缝的设计巧思,都让人在会心一笑之余才发现,原来康师傅方便面藏着这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门道。

接着,郭麒麟在探厂时现学现唱,带领我们一路了解康师傅“质”与“料”两个方面“挑刺式”品质把控:为了精准控温确保南北口感一致,康师傅引入航天专利温控技术,且被认定为全国首家应用航天专利的方便面企业;为了小小的料包,康师傅先后在河北省康保县康巴诺尔地区、陕西神木、新疆喀什建立了“环境友好蔬菜基地”,保证选材的质量。

网生一代喜欢的内容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娱乐化、内容化。这也是为什么康师傅的技术故事能如此丝滑进入脑海——借由郭麒麟通过语言艺术,把枯燥乏味的品质标准全都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趣味表达,只有符合年轻人的网络阅读场景,才能更好地发挥明星的话题引力。

04

有料的品质传播,

“门道宇宙”价值共振打开出圈的大门

在注意力稀缺的时代,品牌要在高频的内容场景中,实现广泛的心智渗透并不容易。马尔科姆在《引爆点》认为,核心关键是通过三类关键人物的推动:‌具有广泛社交网络联系人的“联络员”、某个领域的专家“内行”、核心用户组成的“推销员”‌,通过三类人群推动流行扩散,并逐步扩散至大众市场。

在碎片化环境,以内容驱动中心化传播就是要把力量聚集于一点,然后让这一点足够亮,成为品牌的灯塔。

代言人粉丝作为天然的流量池与核心话题“推销员”,自然不可能被康师傅放过。兵法先生观察到,为了最大化释放代言人的势能,康师傅为探厂短片制造了众多有新意的传播噱头,力求触碰到有不同偏好点的粉丝神经——

为了承接相声属性,在《面相》里“拜师傅”的郭麒麟,探厂安排了“进厂学艺”桥段;

为了放大“天津人自带笑点属性”,特意安排郭麒麟在片头与天津大妈复刻《让子弹飞》;

为了打造爷青回共鸣,让96年出生的郭麒麟闯进92年出生的康师傅第一家工厂天津工厂,“这碗面从小吃到大”这句话让大林说出来,瞬间可信度拉满。

在天津梗、相声属性、爷青回等多重属性的融合下,具有“德云基因”的年轻粉丝率先与品牌达成了文化契合和共振,成为品质故事解构的第一批“推销员”,实现品牌代言流量购买到价值共生的升级

在探厂视频主阵地外,康师傅更是放开脑洞,通过不同方式解构传统背书,力求让受众把品质“看进去”。发动各类达人充当“联络员”的同时更是自己当起了“面圈剪刀手”,让胡萝卜和圆白菜跟着节奏蹦迪,航天专利混着包袱落地。可以看见品牌用市井烟火气的智慧,在丰富内容趣味性的同时,发挥“联络员”的流量价值,带动话题进一步传播。

在信息严重过剩且高度碎片化的当下,建立用户认知并非一味地增加信息增量,而是要让用户看得更透、思考得更深。央视新闻下场背书与垂类博主的深入解读,则提升了视频传播中知识浓密度的内容的权重,“内行”出手让用户对康师傅树立品质标准有了更深刻的认知。

怎么做好又说好一碗面的品质,这个“师傅”懂门道-图2

这些从长到短,从有趣到严肃风格多元的内容,在覆盖不同内容阅读习惯人群之外,实现了对不同标签出口人群、不同文化圈层、不同流量爱好消费者的契合与共振,科学的品质标准走出圈内,在这个“门道内容宇宙”中共通的语境下,康师傅的“美味”不再是模糊的感觉,品质“门道”不再是千人千面的“玄学”,而是一套成熟可复用的价值标准,指导无数人日后的选购需求。

写在最后:

品质营销从本质上说,是一个质量经营思想与市场营销实际相结合的过程,二者缺一不可。在兵法先生看来,康师傅这波品质营销在玩法上既通过用带梗表达解构品质标准,无形中建立了标杆心智认知;又在传播上通过不同人群的价值共振,让好面门道深入人心。

而在传播之外,亦不能忽视了创新营销所展现的产品品质标准的底色。我们也期待未来,康师傅这款伴随国人成长的品牌,能够坚持品质底线,提升行业上限,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。

本文由AI自动登载发布或用户投稿,内容转载自:站长之家,该文不代表本站观点,仅供信息阅读。如侵犯您的合法权益可以联系我们删除。
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ngfakeji.com/tech/93363.html

上一篇 2025年07月24日 14:29
下一篇 2025年07月24日 14:30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21726690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