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

不用任何人工干预,机器人能给自己换电池了!自己走到换电站,换电只需要3分钟,可能比你给手机换个充电宝都快。取换电池块的操作“快准稳”,把老外都看呆了。评论区直呼“令人惊叹”,也有人惴惴不安,哀嚎“人类...

不用任何人工干预,机器人能给自己换电池了!

自己走到换电站,换电只需要3分钟,可能比你给手机换个充电宝都快。

取换电池块的操作“快准稳”,把老外都看呆了。

评论区直呼“令人惊叹”,也有人惴惴不安,哀嚎“人类完蛋了”……

全球首个会自己换电的机器人

如果不是看到视频,真的想不到人形机器人已经学会自己补能了。

视频里,一台人形机器人刚刚完成手头工作,检测到自己的电量只剩20%,主动走向换电架(看场景以及视频末的提示,应该是在极氪的工厂内)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

到达换电架前,机器人将“后背”转向换电架,可以看到有上下两块电池,机器人用双臂取下了其中一块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2

将电池精准插入换电格后,机器人又取下一块新的电池,填进了自己的电池槽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3

可以看到,换电过程需要协同多关节多次调整角度,对机器人的灵活性和柔韧性有很高要求。

整个过程丝滑流畅,只需要3分钟左右完成,人形机器人就可以继续去工作了~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4

老外YouTube上的官方宣传视频,到现在已经获得42.6万网友围观。

机器人的丝滑操作,真是把一众老外都给看呆了,评论区直呼,“太酷了”、“看起来就像科幻电影”: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5

还有人看到了机器人行业的前景,认为“这是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创新”、“离机器人实现完成所有事越来越近了”: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6

甚至已经迫不及待看到由此被改变的未来: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7

那么如此具有重要意义的机器人,优必选是怎么做到的呢?

7x24小时永不停歇的“类人”

这款机器人,是优必选最新推出的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,专门面向智能制造场景设计,完成汽车制造等高强度、高精度的任务。

在这类场景中,人形机器人要像人一样准确完成任务,同样需要强大的大脑、视觉、以及灵巧的身体。

而优必选的Walker S2,在这三方面都做出了创新。

首先是“大脑”,优必选为Walker S2装上了AI双循环系统,既可以单机自主驱动,也能群体协同工作。

Walker S2搭载的是优必选自研的协作智能体Co-Agent,机器人可以实现意图理解、任务规划、工具调用和自主异常处理等闭环作业功能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8

举个例子,当接到一项搬运任务时,Walker S2可以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,规划出最佳的路线,自主选择合适的工具。

此外,Walker S2还嵌入了群脑网络2.0,可以让多台Walker S2机器人通过端侧推理节点互联,像团队一样相互协作。

其次是良好的“视觉”能力,Walker S2采用了国内首个头部纯RGB双目视觉方案,简单来说,就是具备彩色的三维视觉,和人眼类似。

Walker S2还搭载了深度学习双目深度估计算法,保证其在1.5米内,深度误差≤±6mm,动态避障响应延迟小于40ms,以此精准地感知周围环境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9

最后是能干以及灵活的“身体”。

从外观上看,Walker S2身高1.76米,身形设计参照人类比例,以便于在工厂环境中行动自如,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场景。

其全身拥有52个自由度,仿生躯体搭配11个自由度的第四代灵巧手,机器人可以在0~1.8米的全空间范围内灵活地工作,以2米/秒的速度行走。

不管是搬运重达15公斤的重物,还是完成灵活摸地、极限下蹲、远距离抓取,及±162°腰部灵活转动等高难度动作,这款机器人都能轻松完成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0

有了这些技术傍身,机器人也就大致具备了人类所能实现的重复性、高强度的劳动能力。

而想要将机器人真正广泛应用到工业场景,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需要得到保障,就是机器人的补能。

否则,机器人隔段时间就得人工换电池或充电,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不会高多少。

优必选的Walker S2之所以被全球围观,就是因为其是世界上首个可以自主换电的人形机器人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1

在此之前,人形机器人的换电大多受限于外形尺寸或技术,传统充电方式需要长时间停机,严重影响作业连续性。

就目前的人形机器人现状而言,为避免机器人体型过大或体重过重,电池的设计必须非常紧凑,但这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续航能力,需要及时更换电池,但人工换电往往又会大幅增加运维成本。

而能自主换电的机器人,则很好地解决了以上矛盾,可以保障机器人无需停下来人工干预。

为什么优必选能做成这件事?这就要提到优必选全球首发的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。

简单科普一下,热插拔技术,也就是设备运行时,无需关闭电源或重新启动系统,就可以插入或拔出硬件组件的技术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2

优必选透露了支撑这一系统的三大核心技术:

首先是原创的双电池动力平衡技术。

从视频就能看到,Walker S2是双电池系统,背后搭载的是实时电量监测与动态电能均衡技术,双电池能够同充同放。

机器人更换工作的主电源时,备份的换电缓冲电源就会为其独立供电,实现无缝更换。

另外,电池还具备防止冲击电流和拉弧功能,以此保障人形机器人安全稳定持续运行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3

其次是标准化电池仓快换技术,采用标准化的电池模块和零间隙分仓结构,电池既是能源组件,又巧妙地成为机器人身体结构的一部分。

通过自定位夹持方式解锁电池仓,机器人可以灵活切换双电池续航,或是单电池工作模式。

最后,就是双臂协同精准换电技术。

人形机器人借助本体定位精度和柔顺控制算法,通过双臂协同作业,实现电池与仓体的精确对准,完成自主换电。

此外,在实际应用中,Walker S2还能根据任务的优先级,自主决策是进行换电还是充电,实现动态能源优化。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4

同时,这项热插拔技术还具备物理隔离和快速断电机制,可以防触电和防爆,保证在工厂内的作业安全。

更进一步地,Walker S2可以7 x 24小时不间断工作,无需停机。工厂所需的人形机器人数量也更少,并减少了人力维护成本,有效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。

这项技术令人振奋,不过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,这样的机器人是否会大面积取代人类的工作?

实际在视频下的评论区,也有不少人抱有悲观态度,认为机器人将取代人类的工作,甚至有人直呼,“我们完蛋了”:

全球首个!机器人学会给自己换电池:终于能7×24小时工作了-图15

这样的担心不无道理,不过就现在来看,那一天可能还有相当远的距离。

目前的人形机器人,虽然已经可以自主行动乃至自主补能,但短期内仍不会具备通用能力。

这些人形机器人目前大多是面向危险性任务,以及工厂和仓库内的重复性工作。

当然,一部分人确实可能会被取代,这在历史的长河中反复上演:

18世纪的蒸汽机,取代了纺车与织布机旁的工人;20世纪初的流水线,取代了作坊中的熟练匠人;20世纪中后期的计算机,取代了办公室里的部分脑力劳动者……

时代更迭,技术替代的巨轮从未停歇。

本文转载于快科技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,本站只做信息存储

阅读前请先查看【免责声明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本站仅供展示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 1217266901@qq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 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jingfakeji.com/tech/93749.html

上一篇 2025年07月29日 20:16
下一篇 2025年07月29日 20:17

相关推荐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217266901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